藏族都有哈节日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藏族的节日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藏族四个重大节日:
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雪顿节即为吃酸奶的节日,人民会给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现在逐渐演变成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节日。在这里你可以吃到纯正的酸奶,没有任何添加剂哦~这个节日是除了藏历新年以外,规模较大的节日。
2、沐浴节
沐浴节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这七天中,从孩童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据说这七天的河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
3、酥油花灯节
酥油花灯节这一晚,花灯把古老的八廓街装扮成了美丽而神奇的世界。那些用酥油和面粉再加上各种染料做成的酥油灯环绕着八廓街,当夜色来临,千灯万灯同时亮起,酥油彩塑顿时栩栩如生,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
4、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望果”就是绕着丰收在望的田地转圈,以此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祝福。节日时间随各地农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
西藏特色节日:燃灯节
于藏历正月15日在拉萨举行。届时,各寺庙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各式各样的酥油花,挂在大昭寺两边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临,花灯点燃之后,宛如群星降落。花灯上绘有花卉、神仙人物、飞禽走兽等。观灯的人群在灯下欢歌起舞,通宵达旦。
1、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2、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3、旺果节
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4、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6月30日举行,为期四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5、藏历农家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月1日过新年的。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藏族沐浴节、燃灯节等。
1、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也叫采花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2、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
3、雪顿节
每年藏历的六月三十就是拉萨隆重的雪顿节。“雪”在藏语中是“酸奶子”意思,“顿”是“吃”的意思,所以雪顿节又称之为“吃酸奶的节日”。又因期间有盛大的展佛活动,雪顿节又称之为展佛节,是拉萨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4、沐浴节
每年藏历的八月初四就是西藏有名的沐浴节。沐浴节俗称大家一起洗澡的日子,到时男女老少成群结伴一起到河边洗澡,把家里的褥被及一些家具都会搬出来清洗一次。家家户户还会在河边的树荫下搭起帐篷,置办一些美食,好友欢聚一起,举杯畅饮,引吭高歌,热闹极了。
5、燃灯节
每年藏历的十月二十五就是西藏的燃灯节。藏历年的1419年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佛圆寂之日,为了纪念格鲁派领袖,每年的这一天信徒们都会举行磕头、诵经、灯供仪式等隆重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这一活动成了一个传统燃灯节。
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2、大佛瞻仰节
大佛瞻仰节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3、祈祷节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这两个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
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习俗。前来参加盛会的人们,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转一圈尕米寺后的圣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侣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内乐队吹响的大、小铜号,随后全寺和尚齐聚经堂诵经,并由活佛安排这一天各人的责任。
近12时,和尚们向前来朝觐的各地香客和观众,表演“跳神”节目(也称访仙舞),跳神的内容既有歌颂历史上藏汉团结的故事,也有根据本波教经典故事而编跳的舞等。
4、望果节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后广泛分布在西藏的农区及林区,如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阿里等地。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风俗,同时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俗艺术文化。
5、沐浴节
沐浴节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在这七天中,从孩童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据说这七天的河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