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当地不少民众,都在咨询如何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的相关内容,针对广大群众的这个咨询需求,我们本地屋特地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
图片由网友“纵火焚雨°”提供
1、轮胎
第一个就是要关注轮胎有没有超过更换年限。
具体的年限可以看轮胎的生产日期,一般都是印在轮胎的侧面的。一般连在一起的4位数字,前2位代表第几周,后2位则代表年份。
轮胎的橡胶和帘线等等组成部分,都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即使停着不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会慢慢老化的。轮胎老化后,包括耐久性能、胎侧胶拉伸强度、带束层间粘合强度等等性能都是会明显下降的,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
超过10年的轮胎,不管磨损程度怎么样,都必须要更换。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面的建议是:超过6年的轮胎就可以考虑更换了,超过10年的轮胎是不能用的。
轮胎性能在3年之后,就开始慢慢下降了;5年至6年的轮胎性能下降20%到30%;超过10年的轮胎,某些关键性指标甚至下降一半以上,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10年的爱车想要继续开,轮胎是最先需要检查的。
2、车内线束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车上的各种线束的状态。
超过10年的老车,线束老化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发动机舱里面,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老化破裂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没有及时检查,车辆可能会发生自燃,尤其是电车更加要留心。
车主自己检查的话,可以打开发动机,你就找个手电筒,从上到下看一遍。如果有发现线束老化、破损的,一定要及时去修理店处理。
3、车上橡胶件
第三个就是车上的橡胶件。特别像是衬套、胶垫、胶圈这些配件,一定要重点检查一下。
过减速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 “吭”一下,这车子好像要散架了?
或者怠速的时候,感觉扶手箱、方向盘一直抖动?
那一定要去检查一下,重点看一下发动机的机脚胶,以及底盘的各种衬套。
橡胶材料虽然是具有超弹性和黏弹性,但是在持续的形变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的。一般行驶超过10万公里的汽车,橡胶件性能就会发生不可逆的衰退了。那么按照开车1年1万公里来算,10年刚好就是橡胶件开始出毛病的时候。
4、汽车的各类油液
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车上的各种油液。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车主都能意识到机油需要更换。但是刹车油、变速箱油,就容易忽视了,甚至说完全不用换,车子卖掉都没换过。
“店里让我换,肯定是又准备坑我钱了”,但实际上,刹车油它是有一个含水率指标的,一旦超过4%,就有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如果爱车开了10年,都没换过刹车油,油宝提醒车主最好还是马上去检查一下。不一定要马上换,但你要看一下含水率有没有超标。变速箱油也是一样的,长期使用会出现氧化变质。
变质的变速箱油,散热和保护性变差了,会加剧变速箱的磨损,严重点还会导致换挡变慢顿挫。就算是为了驾驶体验,其实车主也值得考虑更换。
如果您想拓展了解关于如何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的资讯,并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我们诚挚地期待您关注本地屋。这里有详细、全面的介绍和信息,方便您对民生生活的了解。